6月19日,枣庄职业学院农学系与枣庄市农科院签订研学交流合作协议,联合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并举行挂牌仪式。枣庄市农科院副院长王磊,枣庄职业学院农学系主任梁春鸿、副主任张永华及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基地挂牌仪式后,枣庄职业学院65名学生参加山东农业大学与枣庄市农科院合作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项目的马铃薯采收工作及枣庄市农科院的芸豆育种采收工作。

山东农业大学教师团队、枣庄市农科院专家、枣庄职业学院农学院教师全程参与技术指导,将田间变为课堂,结合收获的马铃薯向学生讲解马铃薯性状调查指标及原原种种植等知识,强调科学记载及表型调查对品种选育的关键作用;结合采收的芸豆向学生讲解育种过程的注意事项,芸豆播种时间的把握、田间病虫害的有效预防等知识。王磊表示,此次活动既完成了科研任务,又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

活动中,学生们分为9个小组,在科研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马铃薯挖收、分拣、装袋,芸豆的采收、晾晒、拔秧等工作。尽管棚内温度较高,但同学们干劲十足,挥汗如雨,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不怕吃苦、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通过亲手参与收获,我不仅学到了马铃薯、芸豆品种特性的相关专业知识,更体会到农业科研的严谨和艰辛。”枣庄职业学院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

收获工作体力消耗较大,但学生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有多次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从开始播种到收获,我都全程参与,感觉像是自己手把手种出来的一样,很有成就感!”也有不少学生坦言,这两天的实践让他们对农业科研产生了浓厚兴趣,未来愿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校地合作,既是农学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随着基地的正式运行,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农业部门的联动,培养更多“懂技术、能创新、爱农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枣庄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讯员 孙凤金)